肿瘤防治宣传周|防癌体检二三事,听听专家怎
“癌症往往是突然被发现的,但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4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在一场线上防癌科普知识直播中说道。
该直播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倡导发起,作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1日)的第一场宣传活动,旨在将防癌工作关口前移,让大家提高防癌意识,了解更系统的防癌体检知识。一起做客直播间的专家还包括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杜兵。
据介绍,防癌体检可以在出现癌症临床症状之前,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早期癌、癌前病变,以及患癌高风险因素,是降低患癌和潜在患癌人群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防癌体检延伸包含了特定疾病的检查项目,适用于肿瘤高危人群。
由于防癌体检的普及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仍然感到陌生。直播中,两位专家分别从癌症的发展特点、高发病率的癌症种类、高危人群和防癌体检年龄、如何看待体检指标异常等角度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尽早筛查,可防可治
张凯在直播中介绍,有统计表明,当一个人活到80岁甚至更久,大约有1/3的几率会患癌症,“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尤其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人均寿命就能达到80岁,所以癌症必然会越来越多。”
公开资料显示,备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吴孟达、廖启智便是由于身患癌症不治而不幸离世,令人惋惜不已。
幸运的是,癌症并非不可防治。张凯表示,十年前,还没有人敢轻易说出“癌症可防可治”这句话,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只要能从癌症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点切入,在癌症早期发现病变,甚至发现它的癌前状态,就有可能较好地遏制住癌症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做到科学长寿。
与常规体检相比,防癌体检在其基础上延伸包含了特定疾病的检查项目,适用于肿瘤高危人群,比如胃肠镜检查。
“癌症往往是突然被发现的,但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张凯说,无论是防癌体检还是常规体检,都是为了尽早发现肿瘤的早期信息,从而尽早治疗,“早是最重要的。”
那么,是不是做了防癌体检就可以彻底避免癌症的发生?张凯认为,目前医学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要看防癌体检是否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检查手段,比如乳腺癌如果仅仅通过触摸感受等手段来判断,误诊率会很高,应该选择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才能提高精准度;其次,由于医疗技术所限,部分癌症目前还难以被提早发现或者得到有效救治;另外,防癌体检需要定期坚持开展,并非一劳永逸的筛查手段。
“所以癌症其实离每个人都不太远,但它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们有地方‘站岗',通过人群筛查和防癌体检把它防住。”张凯说。
有了尽早进行癌症筛查的意识,防癌体检又该怎么做?哪些人群需要做?什么时候开始做呢?张凯介绍,防癌体检需要把握五大原则:关注主要癌种、选择科学有效的筛查手段、高危人群筛查、把握合理的筛查间隔,以及选择安全的筛查模式。
具体来说,人体癌症有200多种,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只有很少一部分。国家癌症中心对国内恶性肿瘤流行情况的最新分析(2015年)显示,无论是按照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排序,肺癌都高居榜首,其他排前列的癌症还包括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女性还需注意子宫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男性则需留意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肾癌。
另外,每种癌症的高危人群和筛查间隔都不一样。比如,结直肠癌一般45岁之后可以开始筛查,如果家族中有遗传性肿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早开始做筛查,具体筛查时间应与医生咨询确认。筛查间隔则与癌症发展速度密切相关。比如,肝癌发展迅速,一年一次的筛查不足以避免中晚期癌症,因此需要半年做一次筛查。相比之下,结直肠癌、宫颈癌等发展相对缓慢,一年一次筛查就可以把控风险。
而对于无症状的健康人群以及40岁以下人群,张凯认为罹患癌症属于小概率事件,只要重视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基本就可以做到早防早治,常规体检中大约有40%的项目就是为了查肿瘤。
杜兵强调,相较于防癌体检,常规体检尽管近年来普及率更高,但也有个别检查项目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她举例称,75%的结直肠肿瘤都可以通过指检发现,这个检查方法没有副作用,操作快捷,但很多人仍然由于心理排斥而放弃检查这个项目。
文章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网址: http://www.zhzlfzzz.cn/zonghexinwen/2021/0419/653.html
上一篇:关注肿瘤防治 这些问题要注意!
下一篇:浙江启动肿瘤防治宣传周